教育部物理育人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
开展桂电中学“大中一体化”科学教育交流访问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使命任务,推进教育在新时代、新领域的未来发展。教育部物理学育人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以“物理学术竞赛(Physics tournament,PT)育人模式”为抓手,积极探索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新路径,担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努力培育卓越人才。2025年4月25日,教育部物理育人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成员,浙江大学物理实验中心主任王业伍教授、副主任郑远高级实验师、东南大学物理实验中心副主任陈乾教授、山东大学物理实验中心副主任孙尚倩高级实验师和南开大学基础物理实验中心副主任王槿高级实验师访问桂电中学,开展大中衔接的服务学习。
王业伍老师对PT育人模式推动高中生探索精神,实验教学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做了介绍,与桂电中学各领导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会老师们也分别介绍了CUPT和CYPT在各自地区的发展和对学生培养的重要作用。最后环节,王槿老师代表教育部物理育人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做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及科学教育的实验实践探索》报告,介绍了PT育人模式在全国的发展,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助力以及目前在中小学阶段开展科学教育的已有落地方案。
教育部虚拟教研室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组建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利用信息化智慧教学手段开展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教学研究活动及课堂教学实践,突破时空限制,打破校园围墙,为开展高质量教研交流、高效率资源协同、高水平教师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PT育人模式的内容是源于生活的开放性、综合性的物理问题;学习方式采用学生自愿组成团队,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理论与实验两方面深入学习、设计、探索、研究;考核方式是各学生团队就其研究结果开展学术汇报和互换角色质疑,教师参与指导并予以评价;PT育人模式的实践活动,在大学和中学层面分别包括称为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hina Undergraduate Physics Tournament,简称CUPT)和中国高中生物理创新竞赛(China Young Physicists’Tournament,简称CYPT)以及其它形式的科学教育实践活动。2008年以来,PT育人模式被全国100余所优质中学和300余所高校采用。PT虚拟教研室由大学与中学物理教育工作者共建共享,致力于服务国内物理学科综合素质人才培养、推动大学与中学物理教师育人水平持续提升。2023年底,教研室获评教育部虚拟教研室专家组“教研方法典型”建设试点。2024年底,教研室入选教育部典型虚拟教研室。
相关链接:https://www.guet.edu.cn/glgdzx/2025/0426/c5209a136612/page.htm